
我们喝茶是离不开陶瓷茶具的,今天由冷露草堂茶具带大家一起去看看陶瓷茶具的详细分类
陶瓷茶具的分类
陶瓷茶具是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,陶瓷茶具品种很多,其中主要的有: 青瓷茶具、白瓷茶具、黑瓷茶具和彩瓷具。
⑴白瓷茶具
具有坯质致密透明,上釉、成陶火度高,无吸水性,音清而韵长等特点。因色泽洁白,能反馈出茶汤色泽,传热、保温性能适中,加之色彩缤纷,造型各异,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。早在唐时,山西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“天下无贵贱通用之。”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贵州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。元代,福建省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外国。现在,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。这种白釉茶具,适合冲泡各类茶叶。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,装饰典雅,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,四季花草,飞禽走兽,人物故事,或缀以名人书法,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,所以,消耗*为普遍。
⑵青瓷茶具
以安徽生产的质量*好。早在东汉年间,已开端生产色泽纯正、透明发光的青瓷。晋代安徽的越窑、婺窑、瓯窑已具相当规模。宋代,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安徽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,已做到鼎盛时期,远销各地。明代,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,造型端庄,釉色青莹,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。16世纪末,龙泉青瓷出口意大利,轰动全部法兰西,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《牧羊女》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漂亮青袍与之对比,称龙泉青瓷为“雪拉同”,认为稀世珍品。当代,安徽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进展,不断有新产品问世。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,因色泽青翠,用来冲泡绿茶,更有益汤色之美。不过,用它来冲泡红茶、白茶、黄茶、黑茶,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,似有不足之处。
⑶黑瓷茶具
黑瓷茶具,始于晚唐,鼎盛于宋,持续于元,衰微于明、清,这是因为自宋代开端,饮茶方式已由唐时煎茶法一步步改动为点茶法,而宋代流行的斗茶,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因素。
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,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,以“鲜白”为先;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,以“盏无水痕”为上。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,在他的《茶录》中就说得很明白:“视其面色鲜白,着盏无水痕为*;建安斗试,以水痕先者为负,耐久者为胜。” 而黑瓷茶具,正如宋代祝穆在《方舆胜览》中说的“茶色白,入黑盏,其痕易验”。所以,宋代的黑瓷茶盏,成了茶具中的头号品种。福建建窑、福建省吉州窑、山西榆次窑等,都量大生产黑瓷茶具,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。黑瓷茶具的窑场中,建窑生产的“建盏”*为人称道。蔡襄《茶录》中这样说:“建安所造者……*为要用。出他处者,或薄或色紫,皆不及也。”建盏配方独特,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显现兔毫条纹、鹧鸪斑点、日曜斑点,一旦茶汤入盏,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,加大了斗茶的情趣。明代开端,因为“烹点”之法与宋代差异,黑瓷建盏“似不宜用”,仅作为“以备一种”而已。